共赴东瀛之约 寻迹持续发展:大学生访日印记
发布时间: 2024-03-26 浏览次数: 10

  应日本日中友好会馆邀请,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组派的中国大学生代表团一行30人于33日至9日访问了日本。上海外国语大学的8名学生和北京、山东的大学生一起参加了此次访日之行。在“构建可持续发展社会”的主题下,中国大学生们到访东京和名古屋等地,考察相关设施,体验日本文化,同日本大学生交流,度过了充实多彩的一周。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东瀛见闻吧!

  三月三,正值日本的女儿节。傍晚才降落在成田机场的我们显得有些匆忙。但进到酒店大堂,映入眼帘便是女儿节的传统装饰雏人偶,一张张精美可爱的面庞似乎正微笑着欢迎我们的到来。

  翌日上午,我们与来自北京、山东的同学们会合,共同聆听了东洋大学志村健一教授关于分身机器人和重度残疾人就业的相关讲座。志村教授长期从事社会福祉领域研究,尤其重视以新科技造福残障群体。他介绍了名为OriHime的分身机器人,一些残疾人通过它得以共同参与一般的社交生活。正如志村教授所言,在建设可持续发展社会的道路上,一个人也不能被落下。

 下午,我们参观了沙町水再生中心。据介绍,这附近的地砖就是用净化过程中产生的污泥烧制而成的,同时,一部分再生水会在当地商场、办公楼等的洗手间进行重复利用。

  随后,我们来到深川江户资料馆,与其说是资料馆,不如说是江户时期日本老百姓的生活缩影。有卖菜卖灯油的商贩、用石头做的米仓、挂在墙上的神龛,也有悬在半空的鸡窝。一幕幕琐碎的生活场景,我仿佛也在和当地居民听一声凌晨的鸡鸣以及黄昏的犬吠,感受最淳朴的风土人情。



  在名古屋的两天旅程与在东京时有了别样的味道。35日一早,乘着新干线,我们来到了这座工商重镇。名古屋市政府和相关专家为我们介绍了当地推进道德消费和公平贸易的有关政策和做法。

  傍晚时分,细雨微凉,我们来到日本三大神社之一的热田神宫,走在石子路上,每一步都伴随着清脆的声响。千年古木安然伫立在道路两旁,似乎倾诉着她饱经风雨的沧桑。宫内人影稀疏,夜晚灯光点亮的一瞬,万物已成为静谧的永恒。


  在名古屋城,我们感受来自近半个世纪前的武家文化。高耸的天守诉说着那段辉煌的往事,厚重的石墙传达着来自四面八方的遗风。本丸御殿内精美的画作与油彩,蕴含着那个年代名古屋繁华盛景之精华。


  而街头巷尾的一些不期而遇也令我们倍感温馨。在名古屋,我们曾偶然途经一家神社。在和神社工作人员交谈中,他得知我们是从中国来的学生,便送给我们两包糖果作为礼物。接过糖果的那一刻,我深刻感受到了来自日本民众的浓浓善意,我也将这份美好分享给了访日团的其他小伙伴们。

  7日和8日是两国大学生合宿交流的环节。我们遇到了去年12月日中友好会馆组派的日本大学生访华团中的5名日本友人,我们体验了日式浴场,一起谈天说地直到深夜。8日下午,本次中日大学生合宿交流活动进入最后的总结发表阶段,围绕着三个咖啡厅的主题,六支队伍都精心设计了宣传海报,上外的同学都参与到了发表的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感想发表环节,上外的同学用中日双语进行了发表,获得了双方的一致好评。

  虽然相逢是短暂时光,但共度的美好记忆将长久留存。国之交在于民相亲,相信在多元化的中日青年友好交流下,两国关系会更加紧密,为打造更加美好的可持续发展社会注入鲜活的青年力量。